平台以数字素养测评、个性化课程推荐等线上服务为主途径

admin 26 0

  城乡居民数字素养之间的差异已经成为“数字鸿沟”最显著的体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居民数字素养差距达37.5%,农民数字素养得分显著低于其他职业类型群体。在数字化浪潮中,农民存在掉队风险,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通过广泛调研与深入研究,开发了“农民数字素养学习平台”。建立了一套包含数字素养水平测评、学习路径与学习内容智适应、个性化推荐的农民数字素养培育系统,根据农民职业特点,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灵活培训服务,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助力农民数字素养提升贡献农业大学青年学子力量。

  心系乡村振兴,农大学子勇创新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提升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平台以数字素养测评、个性化课程推荐等线上服务为主途径-第1张图片-深圳市凯迪瑞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青农大学子心系农民素养提升和农村发展,在老师带领下,组建了“农民数字素养培育”团队。团队搜集了大量资料,广泛调研,梳理国内外数字素养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数字乡村发展背景下对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的要求,多角度思考项目科学性与可行性,搭建了“农民数字素养学习平台”。平台以数字素养测评、个性化课程推荐等线上服务为主途径,以线下零基础培训为辅,对农民的数字素养进行培育。提到团队建立,团队负责人动漫与传媒学院传播学1801班杨心怡表示:“我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又是在农业大学学习,服务乡村振兴我们责无旁贷。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我们的团队才凝聚在一起。虽然专业不同,但都能够发挥所长,学以致用。”

  时代青年茂风华,专创融合学以致用

  有了创新思想的引领,团队成员们不断探索,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次次实践中寻找关键所在,在一次次突破中取得进步。自项目团队成立以来,每周五晚上是团队成员头脑风暴、激烈探讨的固定时间。从最开始学术文献分析学习、现状调研,深度剖析我国农民数字素养需求与现状,到后来明确方向与任务,再到最后平台的搭建,团队成员在提出想法的同时,不断尝试跨学科探索,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提高项目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不断的思维碰撞,制定了详细项目策划书,搭建了农民数字素养学习平台。

  项目团队充满朝气,斗志昂扬,静则专注如细雨,动则争辩如雷鸣。团队指导老师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传播学专业负责人高欣峰强调:“项目团队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创新意识。利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服务既是农大学子的责任与义务,也是面向社会发展中的真实问题、融汇贯通、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创新道路阻且长,齐心协力见新章

  项目的进行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团队组建初期,面临着农民数字素养提升需求不明确、数字素养学习内容不系统、培训模式不清晰等现实问题,项目进程受阻,团队成员信心受挫,项目遇到了瓶颈。作为团队负责人,杨心怡积极探索、各方请教,更是以身作则,鼓舞队员,给团队注入新的活力和力量。她说:“我们遇到的挫折有很多,有时候也会气馁、退缩,但是当我们围坐在一起查资料、头脑风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想到能为乡村振兴发展尽一份力的时候,又充满了力量。”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有序推进,也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进来,团队力量越来越壮大。回顾走过的每一步,很多细微的小事透出浓浓的人情味,平常的点点滴滴都让大家感动温暖,也体验到了成长。

  “关山难越,抵不过山后的无边风月,没有一条创新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但当我们团结在一起,便有了前进的勇气和方向。”这是杨心怡给队员们说的话。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农民数字素养培育团队的建立,体现了农大学子对社会民生的关怀、对乡村发展的关注,彰显了新一代青年的蓬勃力量。

  文/于珑飞

平台以数字素养测评、个性化课程推荐等线上服务为主途径-第2张图片-深圳市凯迪瑞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