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沟通的技巧

admin 52 0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沟通技巧;语言;非语言;护理

  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性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护患关系利于提高治疗和护理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树立医院的形象。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护理对象之间信息、情感传递的过程。护理工作不仅要对患者进行疾病护理,还要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尤其是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与方法,才会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体现护士角色的价值。

  一、重症医学科护理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的技巧

  语言具有无穷的魅力。语言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护理人员除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掌握沟通技巧,既要乐于又要善于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水平。

  1.1寒暄与问候

  这是进入语言沟通的过程,也是进行有效沟通,建立护患关系的要素之一。护士与患者交谈时,既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同时也要让患者感到温暖、亲切,所用语言掌握严肃性与亲切性的统一、坦诚与慎言相结合。

  1.2询问病情

  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认真询问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及反应,使患者产生亲切感。如果患者主动就某症状进行探讨,护士不要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而应根据患者的谈话延伸提问,使沟通有效地进行下去,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及心理需要,从而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加速护患关系的建立。

  1.3注意第一印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沟通的开端,护士在第一次接触患者时要留意给患者留下的印象,要从仪表、举止言谈、工作态度等方面让患者感到可信赖。

  1.4注意说话的语音和措词

  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患者,可以在患者姓名后加上恰当称谓,如老师、教授、董事长、总经理等等,对年长者不可直呼其名,要加上诸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称谓。同时措词要通俗易懂,以免给护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护士还要学着在患者的语言基础上与其沟通,取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引导患者说出自己对病情的认识、担心和自我心理状态等,这样护士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切忌对患者热情过度,有时过分的热情反而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1.5护士与病人真诚的交流

  真诚是打动病人的良药,护士与病人沟通,多用礼貌性用语,要相信病人,理解病人,少用指示性语言,不要用损伤性的语言跟病人说话,病人来医院就诊,病情就给他带来不少痛苦,要同情、关怀、理解他们,不要把自己内心的情绪发泄在病人身上,和病人谈话时认真倾听病人的询问,耐心讲解,这样护患沟通就更顺利,避免发生冲突。

  1.6学会倾听

  倾听不仅是技巧,更是一个获得信息的过程。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时,护士应集中倾听对方的谈话内容,并把自己所理解的内容及时反馈给患者,可用“点头”、“嗯”等表示自己正在仔细倾听,以增加患者的信任,使沟通更融洽。给患者提供信息时,语速要适中,所给予的信息不要太复杂、术语不要太多或含糊其辞,因为患者在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下,很容易将护士所给予的信息遗忘,所以应注意患者的反馈,在患者的反馈中调节自己的语速、语言、态度,以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经验的护士懂得在患者诉说时不分散他(她)的注意力,患者诉说痛苦积怨是一种宣泄,护士在倾听时力求把自己的关心、同情传递给患者,引导患者的情绪向着有意的方向发展。

  二、重症医学科护理与患者进行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没有语言不等于没有沟通。虽然非语言沟通的含义比语言更加模糊,但它能表达更加具体的信息。这里的“模糊”是指非语言沟通的含义在缺乏特定背景的情况下更难确定;“具体”是指在特定的背景下人们根据长期的经验能够从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非语言沟通的这些特征一方面决定了非语言沟通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2.1非语言的沟通与语言的沟通同等重要,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运用面部表情、目光、手势等身体语言更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后护士还可以运用积极的暗示方法为患者解除病痛,要善于在患者的表情中发现线索,将非语言的信号及时反馈为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2.2在非语言交流过程中,基础护理工作的实施对护患关系的建立也是有益的。如我们收治了一位老年男性患者,患有糖尿病并发白内障双目失明,患者血糖较高,经多次调整降糖药物仍不能控制,患者悲观厌世,甚至拒绝治疗。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疏导、安慰的同时,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加强对患者基础护理工作,如帮助患者打水、洗脸、整理床单位、打饭、洗头、擦浴、洗衣等,每天扶患者到室外散步,将患者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消除了后顾之忧,解决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难题,使患者情绪逐渐稳定,配合药物调整,患者血糖降至正常范围。

  2.3环境在沟通过程中不能忽视。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的病房环境不但有利于沟通,而且对患者的康复也有促进作用;拥挤杂乱的病房,使患者情绪紧张,不但影响沟通,而且不利于患者身心康复,这一点也应引起护士的注意。

  三、结语

  总之,沟通技巧是合格护士应具备的技能之一,是护理实践的一个重要步骤。护理人员要善于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沟通技巧,并运用这门艺术更好地做好护理服务,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同时还要注意衣着、姿态、品德修养;沟通时怀有诚实与宽容、谅解与忍让的心态,无论遇到怎样的境况,护士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与患者发生正面冲突,从体贴、关心入手,耐心说服,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让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体现护士角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秀菊,徐秀云.护患沟通技巧在杜绝护理纠纷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0:5016-5017.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2篇

  在医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癌症已成为危胁人类生命的第二大疾病。癌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如何与癌症患者沟通就显得很重要,笔者现将在护理癌症患者中的沟通体会介绍如下。

  1 运用心理学知识与癌症患者的沟通技巧

  1.1 注重首因效应和称呼礼仪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衣帽整齐、仪表端庄、整洁合体的工作服,体现护士严密的纪律和严谨的作风[1]。在接待癌症患者入院时,亲切随和、从体贴关怀着手,可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其次根据癌症患者的年龄、职业等情况,因人而异,准确称呼患者如按辈分可称“阿姨”、“大爷”等;是干部一般按职务称“李领导”、“陈经理”等;有职业的称“师傅”、“老师”等;年轻患者称“小黄”或称呼其名字等。恰当的称呼,可使患者感到更亲切、更受尊重。

  1.2 善于观察患者的改变并真诚的赞美患者 癌症患者需要反复住院治疗,有的患者因自卑其人际交流相对减少。护士不能只关心癌症患者疾病变化,还要善于观察癌症患者在人际交流、穿着方面等改变,自然而真诚的赞美患者在当下的每一个进步和细微变化,可提升癌症患者自我价值感,也可增加癌症患者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并和他人分担自己的痛苦与忧伤,这有利于癌症患者的身心健康。

  1.3 学会共情 共情即换位思考的能力,指设身处地准确理解患者,体验患者内心世界的能力[2]。癌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护理人员只有具备共情的能力,才能更清楚而准确地体验其痛苦,更准确地掌握其情绪的变化,更有效地安慰焦虑、恐惧、孤独、绝望等不良心理反应的癌症患者。

  1.4掌握倾听技巧 癌症患者不仅饱受疾病的折磨而且随时面临死亡的到来,他们有抱怨、有愤怒等。护士要有耐心倾听患者对身体症状和内心痛苦的诉说,不可打断患者说话,同时注意眼神交流,必要时给予应答如点头、拍肩等动作,以示尊重理解患者。倾听过程中对情绪激动的患者必要时可插入话题如:“我很理解你此时的心情”,同时为患者递上一杯水。

  2 针对不同的癌症患者进行选择性沟通技巧

  2.1与文化层次不同的患者沟通技巧 对文化较低的癌症患者,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讲解医务人员的技术力量,住院治疗期间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主动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及时解决和安慰,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尊重。对文化较高的癌症患者,要注意策略性语言,可详细地介绍医务人员的专业特长,现今最佳的治疗手段等各种情况,使患者能接受并配合治疗。

  2.2与不合作及要求高的患者沟通技巧 不合作的患者常不愿与医务人员配合治疗等。此时,护士应主动询问患者不合作的原因,如经济困难的患者,要耐心向患者解释,国家的医保政策及社会爱心捐款对贫困癌症患者的支持,同时要求家属鼓励患者治疗,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支持而树立治疗的信心。癌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患者因住院时间长心理有怨言要求过高。护士应理解、重视、关心这类患者,多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与之交流如“请您尽量说说您的想法是什么?”

  2.3对危重及临终癌症患者的沟通技巧 护士对危重癌症患者的沟通应语言简短,尽可能满足患者其合理要求,不要其感到绝望;提问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多用非语言如点头、握手、拍背、盖好被子、打开窗户等动作交流,可使危重患者感到护士的善意,感到被重视。当任何语言对临终癌症患者不再有意义的时候,护士需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适度的抚摸患者,静静地陪着患者,帮助患者减轻死亡的恐惧和痛苦,协助患者走向人生的终点。

  3 语言是与癌症患者沟通的重要工具 护士与癌症患者接触时间最多,在晨晚间护理、护理查房及护理操作过程中,应抓住各种时机与患者交流,良好的语言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所以护士要善于掌握语言沟通的技巧。

  3.1要多用安慰、鼓励性语言沟通 有的患者一旦被确定为癌症,往往会把癌症与死亡划等号,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产生害怕、焦虑、恐惧、悲哀、抑郁、无望等心理状态,可见其心理压力是非常巨大的。护士要积极安慰,鼓励患者及时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反应如“相信我们一起想办法会处理好的。”护士要多用安慰、鼓励的话帮助癌症患者渡过不良的心理时期。

  3.2 注重委婉性语言的表达 在肿瘤科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护士对癌症患者的病情解释、治疗方案和预后说明要注意谨慎、委婉。如护士对癌症患者及属沟通时,护士可用“病好得慢些”的说法代替“无法治疗”;可用“不够满意”的说法代替“效果差”;可用“去世”、“走了”、“上天”等词代替“死”字;可用“遗体’的说法代替“尸体”;可用“临终前”的说法代替“临死前”;可用“去买寿衣”的说法代替“去买死人的衣服”等。

  3.3 保密性语言 护士在与癌症患者及家属沟通时,对不能承受癌症事实的患者及家属要注意保护性语言的使用;如果有的家属对治疗期间的真实病情不希望患者知道,护士要与家属的语言保持一致,以对患者的心理起到保护作用,利于治疗的进行。

  3.4积极心理暗示 癌症的难治性和可怕性,可使有的患者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如癌症患者在使用化疗药时护士可告知患者“这种药对您的病情控制效果很好,您的病情会有所减轻”,护士通过语言暗示

  也能创造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效果。如指导患者经常运用自我暗示法,“体内的抗癌大将军―免疫杀伤细胞,正在主动攻击肿瘤细胞,肿块在慢慢缩小”,这可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主动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3]。

  4 专业技艺的沟通 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术,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如有的癌症患者需要肌肉注射,护士要掌握无痛操作技术,转移患者注意力,以缓解害怕紧张的心理。有的癌症患者因长期的化疗,静脉穿刺如未成功,护士要立即向患者道歉。护士只能不断学习、苦练技术、提高专业能力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

  小结:护士在护理癌症患者中灵活的沟通技巧,能较好解决癌症患者在住院治疗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以满足患者被尊重、被关爱的心理需求,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丽.人性化护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

  [2] 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61-62.

  [3] 闻曲,刘义兰,喻姣花主编.新编肿瘤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4.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以该院手术室收治的3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资料真实、完整,具有研究价值。其中男156例,女144例;年龄19~72岁,平均(43.2±5.6)岁。手术类型为:阑尾切除术53例、疝修补术46例、骨科内固定手术40例、扁桃体切除术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胃大部切除术30例、甲状腺切除术29例、其他手术29例。根据围术期护理中沟通技巧,将2011年之前进行常规沟通的患者150例记为常规组,2011年后护理中强化沟通技巧的150例记为沟通组,两组在患者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沟通效果评价

  患者出院前采用该院自制问卷,从护理质量、护理态度、沟通有效度、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护患关系5个方面衡量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其中≥85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3统计方法

  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组别间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两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围术期护理的常规沟通仅将沟通视为进行护理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并未将之视为护理的一部分,不重视或未意识到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整体沟通手段上具有随意性。该院手术室自2011年开始强调将沟通技巧视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高效沟通对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作用。具体护理中的沟通技巧实施方法如下。

  3.1树立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容易获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护理人员要举止端庄、稳重大方,姿态协调优美,谈吐亲切温和,着装得体美观,这样有助于给患者带来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建立护患双方的良好关系打下基础。

  3.2强化护士沟通技巧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患者法律意识的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已经不再以单纯的护理操作技巧为重点,而是开始逐渐强调以患者围中心,强调护理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为适应此种变化,该院手术室强调:①护士要向患者全面介绍手术要点、围术期注意事项、护理举措、预期治疗效果等,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紧张感。②护士要全面掌握和分析患者的手术顾虑、心理状况、个性特征、职业、行为习惯、年龄等信息,并进行对症心理护理。③护士要积极主动了解患者的主观愿望、心理需求、困难境遇等,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护理中充分尊重患者,以使其获得安全感和可依赖感。④加强对护士进行人际沟通学、心理学、高效沟通方法与技巧等系统培训,来提高护士的言语表达和语言沟通能力,从而帮助护士将高效沟通溶入到护患沟通中,避免和减少低效沟通、错误沟通和无效沟通现象的发生,提高沟通质量。

  3.3掌握适当的沟通时机

  在与患者沟通时,护士要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适当掌控沟通内容、进程等,沟通时机上,选择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心境平和且有沟通意愿时进行。沟通中要积极向患者传递正面信息,若沟通过程中患者情绪低落可暂停交流,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再沟通。

  3.4注意沟通方式

  一方面,正确运用语言技巧,沟通时注意用尊称,语气要温和,避免生硬;语速适中,不可过快;内容要简练易懂,避免大量使用专业术语。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非语言交流,注意观察患者的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非语言表现,对异常表现及时进行沟通,从细节处体现对患者的关心。

  3.5控制沟通效果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4篇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不仅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也是护士与同事之间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因此,对于护士来说学习沟通交流的知识和技巧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改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一定的沟通技巧。

  1 沟通的概念及分类

  沟通也称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交流意见观点和情感的过程,以取得彼此的信任。为适应目前护理工作的需要,沟通技巧的应用极为重要。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沟通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使用不仅是患儿健康的需要,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护患之间与陪护之间的矛盾,确保我们的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更好的为患儿服务,使患儿早日康复。儿科患者的年龄小,情感表露单纯,如果我们在护理技术操作中对其使用生硬、粗暴、强制手段,患儿可能就会产生恐惧、愤怒、悲伤等消极情绪。从而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难度,同时对患儿的健康也是很不利的,对其身心产生了一定的伤害。另外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生病可能来一群家长,孩子是他们的“掌上明珠”,生病后他们十分心疼孩子并且自责、烦躁、焦虑、紧张,甚至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的要求,语言沟通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工具。良好的沟通能抚平患儿及家长心理上的创伤,带给患儿及家长幸福、温暖、信心和力量,不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恰当的沟通,就容易引起护患、陪护之间的矛盾,可见沟通对于我们工作中的重要性。它保证了我们护理质量的提高,确保我们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只要我们善于使用沟通技巧,就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护理水平。

  大家都知道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种。语言沟通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我们对小患儿要多使用安慰、解释、鼓励、表扬、礼貌性的语言,同时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使用简洁的含义明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要使患儿听得懂,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非语言沟通在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不使用词语而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表达思想感情观点、目的、用意的沟通。非语言沟通对儿科护士来说是需要特别掌握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护理对像,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

  2 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技巧

  由于儿科的患者年纪都较小,需要家长的照顾,孩子患病后家长焦急万分,心情十分不好,再加上现在每家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觉得孩子有病还不如自己生病。对儿科护理工作是否适当的警惕性和敏感性提高,如果忽视与家长的沟通就特别容易激化矛盾,因此为保证护理质量,儿科护理中的护陪沟通也是很重要的。

  2.1 面部表情是非语言沟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面部表情是沟通交流中最丰富的源泉,其他的身体语言可能无法与之相比。一位美国心理学艾伯特•赫拉别恩经实验也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传递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以表现一个人真正的情绪,也可以与真实的情绪相矛盾,有时还可以掩饰某种真正的情绪。微笑服务可以缩短护陪之间的距离,减少摩擦,增加家长对我们的信任感,但应该注意的是护士的表情应与所处的环境所相一致,否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护士对患儿的表情是以职业道德为基础的,亲切自然的表情和蔼可亲的笑容可使陪护产生平静、友善、愉快、安全之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我们。

  2.2 目光接触是非语言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当家长对我们的穿刺技术表示怀疑时,从容镇静的目光可以使他们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我们,使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

  2.3 护士仪表。人的仪表和行为举止,反应其内在心理。据报道,84%的人对另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基于他的外表。护士的仪容应是自然、大方、整洁、雅静、健康。美的仪表常给人以亲切、端庄、纯洁文明的印象。对护士而言,应给病人带来信任、安慰、温暖、希望和生命的寄托。

  2.4 娴熟轻巧的操作。头皮针穿刺要一针见血,这是增加信任的重要方式。护士的技术操作娴熟是否,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应使自己的各项技术操作娴熟、准确,操作中镇定自若,有条不紊才会使家长在心理上接受。

  2.5 注意倾听。对于家长的倾诉,我们要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们的话,做一个忠实的听众。

  2.6 注意语言修养。恰当的语言,温和语气可以增进我们的沟通,生硬的语言,刺激性的话语很容易激发矛盾,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难度。要让患儿家长感受到我们的愿望和他们的愿望一样都是为了使患儿早日康复,得到他们的理解及配合,取得他们的信任。

  3 与患儿的沟通技巧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取得患儿的认可,是我们顺利进行工作的前提,一句鼓励、安慰、表扬的语言可大大增进护患的关系,一个动作可以给患儿极大的温暖,减少他们的恐惧心理,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有不同的特点。

  3.1 与婴幼儿期患儿的沟通。对此期患儿应用非语言沟通辅助语言沟通。婴幼儿各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照顾,患病后需要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心理学家认为人体的接触和抚摸是婴儿的需求,被成为“皮肤饥饿”,婴幼儿生病后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时我们要通过抚摸、轻拍、搂抱使患儿产生信任感,使他们配合我们的治疗。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理;沟通技巧;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80-01

  1 语言与非语言的重要性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持有和蔼可亲的语言,微笑的面容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这样不仅能减少医患矛盾,而且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对护理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2 沟通技巧的运用

  2.1 要对患者使用得体的称呼语

  使用称呼语是护士和患者进行交流的起点,护士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不仅会给患者留下一个好印象,也会为以后的交往打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护士对患者使用称呼语的原则有以下三点:①根据患者的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称呼语。②不可以用床号取代对患者的称呼语。③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时,应使用适当的敬称以示尊重。

  2.2 对待患者要有真情实感

  多数人在患病后,其各种心理活动、情绪举止都会变得十分消极,而消极的情绪又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所以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该以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情绪来感染患者;以沉着、镇静的心情来安慰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来同情患者。

  2.3 对待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态度

  护士对待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要想使护理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护士必须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在患者的心目中树立一种良好的形象。这就要求护士对待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态度。在对待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时,护士应该耐心、细心,尽量使患者感觉不孤单,在与患者交流时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明白要回答的问题,这样不会让患者有不适感。

  2.4 学会倾听

  与患者交谈时要全神贯注的注意倾听对方的语言,不要轻易打断患者的谈话,在沟通中出现停顿的地方时,护士可重复患者谈话中的最后一个词,使患者确信护士在倾听,并鼓励患者继续叙述,从叙述中了解新信息。

  3 善于沟通,避免或减少护理投诉、纠纷的发生

  3.1 转变观念加强服务意识

  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学习沟通技巧,充分认识沟通重要性,从病人角度出发,大力推广人性化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3.2 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减轻护理操作为病人带来的外在痛苦,取得患者的信任。

  3.3 加强护患沟通与交流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恰当运用安慰性语言切记伤害性语言,对有需要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提供帮助,避免纠纷。

  3.4 学习心理知识和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心理知识,提高说话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让患者愿意与你交流也愿意听取你的意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但利于获得有效的患者资料而且利于得到患者的信任与理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为患者减轻痛苦的同时也包护了自己的利益,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不仅利于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是一种生活方法的提高,一项必修的技能。

  参考文献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6篇

  为了解护士对沟通理解的现状,在内科不同的病房内发放护士调查表30张,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

  1·1护士对护患间沟通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对新入院患者应如何进行沟通这样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有30%的护士回答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对沟通方式所包含的内容,能答出一半的仅占16·7%。

  1·2护士的沟通意识不强。在执行护理操作时是否有必要向患者进行解释一项,有33·3%的护士认为没必要,这从侧面反映了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之一。

  1·3沟通过程中出现紧急状况时的应急能力弱。调查中发现,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占33·3%,这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不利于沟通。

  1·4消极的沟通方式在护理实践中仍占有一定比例,对疑虑过重,爱唠叨的患者采取反感态度的占所调查护士的13·3%;这种消极态度与护士本人的修养、素质有直接关系,是在护理实践中必须消除的因素。

  1·5实行整体护理病房的护士对沟通的知识了解比较全面,沟通意识比较强,能够在沟通过程中处理紧急情况,表明:经过良好的培训和严格的要求,护士会逐渐掌握沟通技巧,从而使护理质量有所提高。

  2沟通与护理质量的关系

  护理质量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首要保证,而沟通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影响,通过沟通增进了护患双方彼此间的了解和理解,护士能够针对患者出现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实施良好的护理,从而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我们在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的病房和未实施整体护理的病房发放“出院患者征求意见表”共54张,前者为30张,后者为24张,沟通方式应用的好与差对患者的满意度有很大影响。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护士经过了训练,对沟通的意义比较了解,沟通意识强,工作扎实以及护士长的严格要求,病房平均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一般病房的90%,进一步说明运用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3在护理实践中如何进行沟通

  患者入院后面对的第一位医务人员即为护士,此时便开始了双方的沟通。

  3·1护士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声调速度、手势、眼神都能影响沟通的效果,这些也被称为非语言性沟通。面带微笑的接待患者是进行沟通的第一步,微笑可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相反则可增加患者的紧张感,患者会认为这样的护士难以接近,无形中加大了护士与患者间的隔阂。另外,护士本身着装整洁、端庄的举止、言行、良好的气质、风度,也是缩短护患距离的基础,它可使患者产生安全、被尊重感,使患者愿意同你接近。同时,病房中舒适良好的环境,是使沟通能够进一步深入的条件,这样才能尽快取得护患间的理解支持,取得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

  3·2护理实践中沟通的主要方式是交谈,即语言性沟通。护士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亲切、美好的,这样会给患者带来愉。根据谈话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不同的谈话对象均有所收获。谈话的内容应有针对性,根据患者来院的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内容,如:患者入院时应得到详细、认真的入院介绍;住院期间要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时期,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向患者讲述他们所需了解的知识,这样可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具体内容包括:疾病各阶段的卫生宣教;各种检查化验前的注意事项等,这些都是沟通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3·3书面沟通是增进护患间沟通的重要手段。详细完整的卫生宣教材料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做到心中有数;征求意见表的使用对护理工作的改进具有鞭策作用;入院须知、患者家属须知、出院指导及院史、专科发展情况都能增进护患间的了解。

  3·4良好的技术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高超的护理技术是通过平日工作锻炼培养的,做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护士应该注意自身的技术培养,因此,娴熟的技巧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维持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当护理技术尚存在缺憾时,完善的语言性沟通和优良的服务态度是弥补缺憾的重要手段。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7篇

      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人们的健康意识、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加之社会上的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护患关系日趋紧张, 尤其是在儿科这个高风险的科室更为突出。有效的沟通能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减少护患纠纷, 同时还能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身心需要, 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1 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儿科做为医院一个独立的科室, 有着不同于其他科室的特殊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也是家中的小皇帝, 情感表露直率而单纯, 当其生病住院时, 对护理技术操作有不合作的举动。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和考虑小儿心理需求, 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 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 给予恰当的护理。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复杂。就儿科而言,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 患儿家长对孩于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地增强, 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 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为了把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我们发现许多纠纷发生的原因均与护患沟通不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是微乎其微, 为此, 如何提前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做好护患之间的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

      2 沟通的方式2.1 语言式沟通 就是使用语言表达, 以微笑、呻吟或喊叫的方式发言表达, 以达到沟通的目的。儿童在6岁后能逐渐使用带有较为完整思维的语言, 适合应用语言式沟通。

      2.2 非语言式沟通 非语言式沟通又称身体语言沟通, 指表达者应用姿态、动作、脸部表情、姿势改变以及反应等进行相互沟通。6岁以前儿童语言能力差, 很难与其进行语言沟通,加上智力发展尚未达到能对抽象事物全盘了解, 所以和外界沟通大多用非语言式沟通。

      2.3 抽象式沟通 抽象式沟通即以游戏标志、照片、欣赏能力、衣着选择、绘画作品等形式表达沟通。这种沟通方式适合年龄跨度大, 以年长儿更为适用。

      3 沟通的技巧3.1 开场白不可用闭锁式的问答, 用开放式的问答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有利于进一步沟通。如可问: / 你吃药的反应如何? 类似的有: / 是什么?/ 如何?

      3.2 为争取患儿合作, 避免用不要/ 不可以/ 不行等生硬的调语, 正面接触产生的效果最好。例如发现患儿在吃蜡笔时, 应该对其解释: 蜡笔是用来画图的。而且不要说:/ 不可以吃蜡笔等。

      3.3 指导患儿对抽象事物进行正确选择时, 可用正向直接接触。例如让患儿脱掉上衣做胸部听诊, 应避免说: 您愿不愿意脱掉大衣呢? 此种问法会使患儿觉得可以不脱上衣。而应该说: / 帮您脱掉上衣, 以便听诊您的胸部, 要不要帮你脱呢?

      3.4 对于年幼患儿, 不要认为其听不懂大人的语言, 当其不配合护理时, 说一些生硬尤其是带有情绪的话语、不良的议论和表情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是难以预料的。

      3.5 当患儿家人在场, 对护理及沟通的过程表示不同意见或不满时, 最好先避开患儿与其亲人的沟通, 再与患儿沟通, 以免其无所适从。

      4 在治疗性游戏中沟通的技巧4.1 鼓励患儿亲人加入游戏, 在游戏中与患儿、护理人员三方共同接触。同时评估玩具的安全性, 并依据病情和环境确定活动量。

      4.2 运用患儿发展的理论而并不是健康儿童的理论来判断、解释和分析其行为。

      4.3 鼓励患儿正确表达害怕、焦虑、一般感觉和各种问题。

      并允许患儿因压力而引起的不成熟行为。

      4.4 在游戏中可注意观察患儿下列行为: 开始与他人的接触方式; 了解与同龄儿童问的社交情形; ? 观察其活动力、注意力是否集中, 对挫折的忍受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了解患儿对抽象名词的认识程度。

      5 讨论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 护理模式已由/ 以疾病为中心/ 以患者为中心/ 整体护理转变, 与患儿进行良好的沟通是现代医学模式中儿科整体护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广大儿科护理工作者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1].

      作为患有疾病的儿童, 除了得到常规的诊疗保障外, 在诊疗过程中, 儿科护士应给予其社会、心理上悉心照顾, 避免暴力性强制护理, 以达到既能使患儿协调合作诊疗, 又能维护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因此, 要完成这种生物2生理2社会医学模式的医疗护理, 与患儿进行良好的沟通就显得极其重要。值得提出引起广大儿科护理工作者注意的是, 游戏在沟通中具有重要意义。游戏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协助患儿认识自己与沟通者的感觉; 使患儿获得沟通的新知觉; 让患儿将注意力转移到游戏, 以减轻沟通者因护理操作带给其的焦虑感; 能协助护理者顺利告知患儿住院中各项具有伤害性的治疗过程; 透过游戏可利于护理者对患儿性格进行评估, 采用适宜的沟通手段。因此, 游戏作为一种沟通手段应得到高度重视。

      语言沟通始终贯穿整个护理工作中, 护士要善于引导患者说话, 关键是看护士对患儿是否有同情心。同时护士应通过敏锐的观察力, 根据患儿好动、好玩、活泼、情感表露直率而单纯、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 在稳重大方的同时与他们做做游戏、讲讲故事取得他们的欢心, 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 不要训斥患儿, 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在护理操作前还可运用激将法、对比法, 给他们讲一些同病相怜的小动物的故事, 用虚构动物的勇敢, 换取他们的勇敢, 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2] .总之,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 心脏沟通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儿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充分运用沟通技巧, 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 达到护患、护陪间高度的心里相容, 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 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8篇

  沟通是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一个人的过程,是指在社会环境下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它包括所有的被人们用来发送和接收信息的符号和线索。沟通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可以增加医患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治疗和护理的整体水平。

  1 语言沟通

  语言是人们社会交流的工具,是信号的信号,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恰当的语言不仅能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而且能达到一定的心理治疗作用。

  1.1良好的礼仪形象与恰当的语言有利于建立护患关系

  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良好礼仪形象与恰当用语,会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并能很好的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门诊护士仪表端庄、责任心强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以及标准的站姿、坐姿、蹲姿,会让人觉得护士充满朝气、活力,和患者交流时,要面带微笑,使用“请”、“对不起”等规范化用语,这样良好的职业形象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产生相互尊重的信任感。

  1.2注意通俗用语

  向门诊患者交待病情或是宣教、询问病史时,门诊护士的语言要通俗易懂,避免医学术语,以免患者产生疑问、猜测、无所适从,应使患者能明白他们的病情、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消除焦虑恐惧心理,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面对病情,接受治疗。

  1.3注意艺术用语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里,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更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语调不可生硬、冷淡,以免给患者造成难以接近、不被重视的印象。有些患者一时难以适应患者这一角色,表现暴躁、焦虑、情绪不稳定,但是内心却希望得到更好的照顾与体贴。在门诊临床工作中,护士应以商量的口吻、亲切的语调、适中的音量,将护患关系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的基础上,使患者感到亲切和被体贴,从而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1.4注意鼓励性用语

  美好的语言、暖人肺腑的话语,不仅使人听了心情愉快,而且可以治疗疾病。护士每天与患者接触,如果能注重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必将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大大提高护理水平。在工作中护士应学会对不同的患者运用不同的鼓励性话语,这些鼓励性话语实际上是对患者的心理支持,能调动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

  1.5主注意道德用语

  门诊护理工作的中心是病人。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变化、疾病折磨,会出现一系列的情绪变化。这就要求护士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诚恳的语言对待患者,使他们感到温暖愉快,得到安慰、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

  2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占所有沟通的60-70%,因为它能表达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可表达个人很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情绪及感觉。非语言沟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常常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

  2.1恰当巧妙的手势

  手势是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沟通手段。以手势配合口语,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应性,这是护理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能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消除顾虑和不安,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2.2丰富神奇的面部表情

  有研究发现,交往中一个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可见,面部表情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常见的、最有用的面部表情首先是微笑。护理人员常常面带欣然、坦诚的微笑,对于病人极富感染力,使病人感觉到容易接近。其次是眼神,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一般来说,目光大体在对方的嘴、头顶和脸颊的两侧这个范围活动为好,给对方一种很恰当地、很有礼貌地看着他面部的感觉,并且表情要轻松自然。

  2.3得体大方的体态

  护理人员站立时双腿挺直,双臂在躯体两侧自然下垂,收腹挺胸,不倚靠。坐时上身自然挺直,两腿内收或一前一后,屈膝,平行或交叉,能显示高雅、文静。行走时步履轻盈,步幅均匀,抬头挺胸,自然摆臂,步态轻、稳、快,能体现庄重、有效率。总之,优美、朴实、大方的仪态是自然美的体现,工作中体态是否恰当,反映护理人员的职业修养和护理能力。

  2.4清爽宜人的体味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9篇

  一、护患之间展开有效沟通的基本技巧

  (一)语言方面的沟通

  要想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的说话方式、态度、语音和语调都要注意,更是要禁止粗鲁语言的使用,因为在护患之间主要交流沟通方式就是谈话。护理人员也要使用不同的谈话技巧来针对不同实际情况下,患者在住院期间提出的各类问题。a、热情详细地进行入院宣讲,把规章制度、主治医生、护士、环境等介绍给新入院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配合治疗与护理方面进行鼓励,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在不同时期,对住院期间的患者讲解一些疾病的知识,对手术前后的注意现象进行告之等;对于出院后的患者要对其定期复查、康复要点、如何进行功能锻炼等注意事项进行介绍。要达到护理整体质量的提高、使患者康复进程加快的目的,都需要护士运用语言沟通来完成这一系列的具体护患沟通内容。所以,进行护患之间有效交谈的第一步就是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与个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会随着时间而提高,因而护理工作也需要在心理上的满足而不仅是对患者的生理需求和生活需要上照顾。所以,交流时要注意使用尊称、用礼貌亲切的语言来对待老年患者;要营造平静的氛围来对待精力充沛、具备强烈的动作、语言与情感的“兴奋型”患者;要用循循善诱、委婉措辞的耐心谈话来对待性格固执、做事犹豫的“安静型”患者。所以需因人而异来使用谈话方式,和老年患者交流要避免引起其反感,用积极的态度去倾听使交流效果交流。为避免影响谈话质量造成紧张关系与年轻患者交流禁用教训性语言。

  (二)非语言方面的沟通

  目光、动作、距离与动作这些人的信息交流方式,是用人体当作载体的非语言类的沟通方式。具备较强表现力与吸引力非语言沟通方式,比单纯的语言更具备感染力,对有声语言的沟通有更加有利的辅助作用。甚至有人认为非语言交流比语言性沟通更加重要。a、为了给患者有美好的第一印象,使护患之间的亲切感、信任感、尊重感建立,使患者的恐惧感、心理负担减轻,护士要面带微笑,微笑是缩短护患间距离的有效途径,是护患沟通的前提。b、要使患者疑虑的消除得到帮助,给患者心理上好的安慰,护士要有和蔼可亲的态度、端庄稳重的仪容、训练有素与高雅大方的举止。c、患者只有具备了安全感才会有舒适心境的建立,护理人员必须要倾听患者对自己病情的描述,而倾听需要眼睛,这个心灵窗户的注视,所以需要眼睛的注视。d、触摸能把有效的医疗效果产生,这是曾经国外心理学家的证明。有助于沟通的适当触摸能帮助患者快速平静,所以在护理过程中人体触摸的重视有特殊的意义。e、目光接触是非语言类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能影响活动的目光,既能传递情感与表达情感,又能把某些个性特征显示。要想使思路保持一致,对双方话语同步有帮助,需进行目光接触。学会用目光的接触来判定患者的信息接受与否、学会判定患者心理情况时使用目光的瞬间接触与回避正面的目光接触。以上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的陈述都是为了对非语言类沟通重要性作的解释。

  (三)其他方面的沟通

  宣传资料的沟通可以把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小,因为一直以来作为比较敏感的妇科来说,其患者常常都有大大小小的心理压力,而宣传资料能成为完善护患沟通的一个有效手段。患者要想康复得快,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也很重要,所以像病区的宣传栏和黑板报等各种宣传资料就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另外,要想帮助患者更多的需求,对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就要重视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反馈,那使用患者意见征求簿的方式就很有必要。

  其次,要想用过硬的技术使患者信任,因而把和谐的护患关系建立与维护,所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须抓好基本功,让技术操作不影响护患之间的沟通。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10篇

  1 与患儿沟通的技巧

  1.1 语言沟通的特点 由于发育水平有限,1岁以内的婴儿语言发育尚不成熟,多以不同音调、响度的哭声来表达身心的需求。1~3岁的幼儿开始学习语言,常有吐字不清楚、用字不准确、重复字较多的现象;不仅自己表达不清,也使对方难以理解。因此,婴幼儿尚不能或不能完全通过语言进行沟通。3岁以上的小儿可通过语言并借助肢体动作形容,叙述某些事情,但易夸大事实,掺杂个人想象,缺乏条理性,准确性。

  1.2 认知能力沟通特点 小儿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认识、判断、分析能力远比成人差,容易影响沟通进展与效果。

  1.3 患病后身心反应影响沟通特点 医院常被患儿认为是最不安全、最可怕的地方,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陌生环境里,他们常感到不安、焦虑、恐惧,使之成为语言沟通的极大障碍。

  2 与患儿沟通的途径

  2.1 语言沟通 由于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沟通的效果,因此有效的语言沟通必须采用双方能懂的话语。

  2.2 非语言沟通 对语言表达或理解能力差的患儿尤为重要,可通过护士的面部表情(和蔼友好的微笑)、手势、动作(亲切温柔的抚摸)使护患双方分享信息,使患儿感到安全与舒适。

  2.3 游戏 为适应沟通的需要,护患共做治疗性游戏可使患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认识世界,处理周围关系,适应医院环境,缩短护患距离,消除不良情绪,为尽快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绘画 患儿通过绘画可表达愿望,宣泄情感。护士通过绘画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3 与患儿沟通的技巧

  3.1 尊重 与患儿沟通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特别是尊重患儿情绪和情感的变化。

  3.2 主动介绍 首次接触患儿时,护士应首先自我介绍,与家长沟通,对于胆小的患儿需温柔地与之交谈。主动介绍病区的环境,带其看病房,介绍小朋友与其认识。

  3.3 耐心倾听和交谈 对较大的患儿,如学龄前的儿童,应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感受。特别是焦虑的情绪,我们要耐心倾听,对其尽量安慰。

  3.4 诚信 绝大多数患儿因生病与熟悉的人分开接受治疗时,容易恐惧不安。表现为不合作、哭闹、逃跑等。这时应耐心抚慰,不能应用一些小谎话哄骗患儿接受治疗。一旦这样,患儿再次治疗时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3.5 保护隐私 保护患儿隐私是医护应尽之职责。在工作之外,医护人员对于患儿个人姓名和病情等方面应避免提及。尊重患儿的隐私,让患儿能放心就诊,体会到医院的人文关怀。

  3.6 循序渐进 患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时,医护人员应耐心引导,循序渐进,直到患儿能心情放松的很好配合治疗。

  3.7 调整心态 患儿的家长因为爱子心切,普遍认为自己孩子的病情最重,最急需得到治疗,这时应与患儿家长沟通,稳定家长情绪,争取理解和合作。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11篇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169-01

  护患沟通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它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帮助不仅单靠技术措施,而且更加注重心理、社会及情感因素在治疗护理中的地位[1]。良好的沟通既可清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和谐的护患关系主要包括非技术服务和技术服务两个层面,据统计,在各种医疗纠纷中,80%为非技术因素所致,其中大多数与护患交流不足或交流不当,告知不充分有关[2]。因此,护理人员要学会和正确运用沟通技巧,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现将笔者多年来对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简述如下:

  1 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1.1 护患沟通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服务环境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没有护患沟通,就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拉近护患双方的距离,逐步建立起尊重、信任、平等、合作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服务环境。

  1.2 护患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护患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热点和难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微乎其微,许多纠纷发生与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加强沟通可改善护患关系,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效途径。

  1.3 护患沟通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护患之间的良好配合能增强护理效果,利于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护士也可以通过沟通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要,疏通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陈何芳[3]报道,治疗性沟通前后患者心理负担发生率分别为99.14%和21.57%,77.78%的患者希望每日与护士交谈1次,通过护患沟通患者的心理得到了疏导,缓解了郁闷情绪,提高了满意度。

  1.4 护患沟通是规范医疗行为的有效途径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要求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各项操作规程,特别要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而落实告知制度是医患、护患沟通的基本措施。因此做好各项护理告知,加强护患沟通也是减少护理差错、规范护理行为的有效途径。

  2 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

  2.1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劳动强度大 护士每日除常规的执行医嘱中的各项处置外,还要进行医嘱录入、护理收费、办理出入院等非护理工作,这些工作占据了护士大量的时间,使患者得到的护理服务减少,护士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时间减少。

  2.2 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 临床中年轻的护士相对较多,由于参加工作的时间短,临床经验积累的不够丰富,在校期间仅侧重于基础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因此在工作中表现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信心不足。

  2.3 专业术语过多 由于患者所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心理状态、年龄等的不同,对语言的感受、理解也有所不同。在护患沟通中常发生由于专业术语使用过多而产生概念上的误解或不被理解,影响护患之间的沟通。

  2.4 护患之间不能换位思考 病人在住院期间对用药、治疗、预后、以及主管医生、护士的等信息一般都有迫切的需求,而护士每天忙于各种护理操作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各种信息不能及时告知,病人不能理解护士,而护士由于大量的护理工作不能从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

  2.5 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质量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有关医疗方面的书籍杂志等资料也逐渐增多,有的患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过程存有疑问,甚至有抵触心理,影响护患之间沟通。

  2.6 非语言沟通的因素 如护患交流环境、患者、病室的温湿度;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面部表情、眼神与目光、体语等也影响护患沟通。

  3 护患沟通方法和技巧 掌握护患沟通的方法及技巧是有效沟通的重要条件。护患沟通的过程是通过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完成的。

  3.1 语言沟通 护患沟通的主要方法是交谈,即语言沟通。语言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语言特别敏感,因此护士不能随便说不负责任的话。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护士所使用的语言应是亲切、温暖、善意、礼貌的语言,注意语言柔和清晰,语速、语调适中,并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及时给予安慰,让患者感到温暖亲切。护士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一定要了解他们的思想、文化程度、、心理状态,以便针对性地选择对方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进行交谈,同时可多用解释性语言。

  3.2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伴随着沟通的一些非语言,它能影响沟通的效果。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声音(音色、音调、音量)、手势、抚摸、眼神交流和空间等。护士应格外注意自已非语言的影响。

  3.2.1 微笑面部表情是非语言性沟通最丰富的源泉 英国的斯提德说过:“微笑无需成本却能创造许多价值”。微笑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自然而真诚的微笑具有多方面的魅力,护士的微笑对病人的安抚作用有时能胜过药物的作用,微笑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安全感,受疾病困扰的患者能看到护士的微笑,会感到温暖和一派生机,从而增添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2.2 眼神是人际沟通中的一个重要载体 眼神可以传递情感,也可以显示个性特征,影响他人的行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注意巧妙地运用眼神的表达,来增强说话的感染力和增进与患者感情的交流。

  3.2.3 仪表 护士的仪表,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护士高尚的情操、整洁大方的仪表、稳重的举止、亲切的语言、开朗无私性格,都能唤起病人的乐观情绪,赢得病人对护士信任感;相反,污皱的衣服、懒散的工作作风、生硬的语言、过分浓妆修饰等,会使病人反感而疏远。

  3.2.4 手势 手势语言是通过手的动作、姿势来传递信息的语言,手势同眼神一样,灵活多变,富有极强的表情达意的功能。以手势配合口语,以提高表现力和感应性,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肢体语言。

  3.2.5 触摸 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非语言沟通交流的特殊形式,包括触摸、握手、依偎、搀扶等,触摸能增进人们的相互关系,它是用以补充语言沟通及向他人表示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3.2.6 合理选择沟通距离 个人距离是护患间沟通的最佳理想距离。个人距离为0.5m-1m,在个人距离下,护患双方都会感到更舒服一些。因为个人距离既可以提供在帮助关系中一定程度的亲近而又不会使人感到过分亲密。

  4 体会 护患沟通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有效的沟通、融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前题,也是提高护理效果的重要手段。融洽的沟通更从根本上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护士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好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提供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晶.护士修养与礼仪规范[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16.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护患沟通技巧;门诊换药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a)-0111-03

  随着医疗制度的更新,医院门诊换药患者逐渐增加,门诊换药护理中,除了创口清创缝合外,换药、心理护理、护患沟通等工作也是治疗学的组成部分[1],若处理恰当,伤口可迅速愈合,但处理不当,会导致病程延长,加重损伤,引发交叉感染等,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外伤不仅是躯体损伤,也是精神伤害[2]。不良的护患关系会使患者存在厌医心理,对换药治疗有抵触情绪,不按医嘱进行门诊换药,不配合治疗,所以伤口能否愈合良好,一方面取决于门诊护理人员精湛的换药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患者和家属的配合[3]。换药中如何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至关重要。现将本院对护患沟通技巧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本院门诊换药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均意识清楚,能正确表述自己的思想,排除存在精神疾病和沟通障碍的患者。观察组:男60例,女70例;年龄9~80岁,平均(46.5±1.5)岁。对照组:男63例,女67例;年龄9~80岁,平均(46.8±1.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沟通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技术性、稳定性、尊重性、语言性沟通技巧等护患沟通技巧,具体如下。①沟通方式的选择:面对不同人群,为了能以准确恰当的方式及时把握好契机与患者进行沟通,护理人员要高效区分患者的文化背景、职业、年龄等;对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对疾病知识有初步了解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患者要详细解答其疑问,解释疾病病理,针对性讲解药物作用原理等,与患者建立共同话题;对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或老年患者则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疾病情况,让其了解疾病诱因及预后,引导患者提问,必要时重复说明答案,让其有深刻印象,增强治愈信心;对于年龄相仿的患者可以朋友之间聊天的方式开始沟通,对于儿童更多的要表现出爱心、关心,以小朋友的语气进行沟通。②把握语言沟通技巧:在回答患者问题时要有足够的耐心,恰如其分地告诉患者想了解的问题,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其内心焦虑不安的感受,护理人员要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素质,以安慰、暗示、解释性语言循序渐进地帮助患者了解伤势情况,说话时注意声音缓和、语调轻缓、态度亲切,切不可使用过激语言,以免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让患者在舒适满意的环境中完成换药,积极配合治疗。③非语言沟通技巧:门诊是医院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竞争力,护理人员一个简单的眼神或动作都影响护理质量,亲切的笑容能使患者感觉舒适、放松,体现对患者的尊重与理解,一个简单的触摸、握手动作能迅速拉近护患关系,为和谐增加一分力量。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在患者完成换药后由患者自行填写,总分100分,>95分为很满意,80~94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66,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沟通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一种艺术,是门诊换药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门诊换药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运用沟通技巧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4]。沟通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本能,需要经过后天培养得到,需要努力学习。沟通能把护理理论更加顺利付诸实践,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在门诊换药中,护患沟通也十分重要。门诊换药前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循序渐进是一种常用的方式,首先要解除护患间陌生感,然后慢慢切入正题。换药前和患者从简单的生活起居或拉家常开始,等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再开始换药操作[5]。换药操作期间根据伤口情况取患者便于显露伤口的适当,详细为患者讲解换药相关常识及换药后伤口如何保护,让其知道治疗不仅是护士的工作,也需要医患间配合。换药过程中患者要取最佳的姿势,露出伤口,然后缓慢地揭去敷料,操作中注意要轻柔,尽量减轻其痛苦,同时观察其全身反应情况,若其感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6]。换药操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换药前戴好卫生工具,认真消毒洗手,消毒灭菌处理所有接触伤口的用品,组织镊、换药盘等用品必须每位患者一套,尽量避免交叉感染;换下的敷料暂时先倒入污物桶,最后统一焚毁;如果需要给多种伤口进行换药,应先处理清洁伤口,然后为污染伤口;破伤风伤口、气性坏疽等特殊伤口要安排专人换药,用过的器械用品应进行高压灭菌[7]。换药时仔细观察伤口变化,注意伤口内有无线头、腐肉、分泌物等,观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时清除不健康的肉芽组织,用高渗盐水纱条湿敷高出皮肤的肉芽,保护好健康肉芽组织和上皮。根据伤口具体情况,告知患者下次换药的时间和换药后的注意事项[8-10]。换药后让患者保持局部清洁,伤口敷料保持清洁干燥,对置引流物伤口,患者不可随便将引流条取出,换药应在医院进行。小手术后的患者应注意渗出量和疼痛,渗出量过多或出现剧烈疼痛,应尽快来院检查,不可擅自处理。理解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利益,树立患者至尊的服务理念,搞好医患关系,认真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类问题,向护士长报告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争取早点解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切实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在护理工作中有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利用护患沟通的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及门诊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使患者早日康复,护理人员应注意要以一流的服务,打造出一流的“窗口”形象。

  [参考文献]

  [1] 陈怀敏.实现护患交流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120-121.

  [2] 任国英,方云,周玲.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15):51-52.

  [3] 井渝,白茹杰,雷艳丽,等.护患沟通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120,127.

  [4] 彭雪华,赵涛.护患沟通在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0):110-111.

  [5] 于乐霞,武丽丽.护患沟通的方式与技巧[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2513-2514.

  [6] 李琳琳,范宣云,张蕾.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研究[J].求医问药,2012,10(3):538.

  [7] Hicks TJ.Ethical implications of pain management in a nursing home:a discussion[J].Nurs Ethics,2000,7(5):392-398.

  [8] 章萍.浅谈门诊输液护士的压力应对[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643-644.

  [9] 金蔚英.浅谈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J].护理管理杂志,2008,8(7):59-60.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儿童;心理护理;沟通技巧

  人们对医院有本能的反感,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此时,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病情发展的不同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沟通方式,使用不同的语言,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儿童心理护理与成人的护理有明显差异,儿童受语言理解力、词汇量、接受能力等多种因素限制,因此,儿童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43例患儿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加强语言技巧应用,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伤口治疗的患儿86例,均行伤口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1岁~12岁(5.8岁±0.5岁);换药30例,拆线13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1岁~11岁(5.7岁±0.4岁);换药29例,拆线14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包括健康宣教、转移注意力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语言沟通技巧应用,具体措施如下。

  1.2.1.1语气耐心轻柔,避免粗暴动作让患儿感到亲切,赢得患儿的信任与依赖感,消除对医院的陌生感[2].医护人员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陪同患儿玩耍,以不影响患儿的康复为原则。医护人员要关爱患儿,通过游戏与交流增进与患儿之间的关系,减小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排斥感,患儿的恐惧、害怕心理也会随之减少,而患儿的父母也会更加信任医护人员,为以后的医患沟通建立了基础。

  1.2.1.2语言要简单明了,避免使用医学名词由于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词汇量受到限制,因此,在与患儿进行交流时,不仅要温柔耐心,更要简单明了,避免使用医学上的专业名词,用患儿能接受的语言来交谈,充分理解患儿的想法。例如患儿需要做耳朵护理,很害怕不愿意配合,甚至以哭闹来反抗,对此,医护人员在与患儿交流时,可以告诉他"你的耳朵是不是非常难受啊,因为里面长了一只小虫,现在我们要用水清洗,就像妈妈给你洗脸一样,洗完了小虫就走了,你的耳朵也就不痛了,妈妈也会陪在你身边跟你一起洗耳朵".这样的交流可以让患儿对清洗耳朵的操作流程有了大概了解,消除患儿对护理操作的恐惧感,增加患儿的配合度。

  1.2.1.3避免使用消极的言论多用积极的语言鼓励患儿,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例如你要给患儿静脉输液,你可以告诉他"你生病了,需要打针,你只要把手放好,在心里默数3下就好了,很快的,也不会痛,妈妈也在这陪着你,要勇敢一点".让患儿适应几次,患儿就会减轻对打针的恐惧,甚至会主动配合其他治疗。

  1.2.1.4多使用积极乐观的语言,避免使用打击性语言大多数儿童喜欢别人夸奖自己,多使用夸赞性的语言,可以改善儿童的消极情绪,容易配合护理操作与治疗。可以经常说"你今天怎么这么乖啊,妈妈有没有奖励你"等夸赞性语言,让患儿知道自己的表现很出色。对于过度依赖父母的患儿,要温柔、耐心地开导他,用鼓励性的语言告诉他,这一点点疾病是不会打败他的,要积极地与疾病做斗争,告诉他要做勇敢听话的好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2.1.5用暗示性的语言把对希望患儿达到的目标逐步传达给患儿。例如你想要得到患儿的配合,可以告诉他"昨天打针是不是不会很痛啊,你只是哭了一下下,今天打针肯定就不会再哭了,还会主动把手伸出来给阿姨打针的,是不是啊?"或者可以对同病室的其他患儿说"这个小朋友昨天打针很勇敢,今天肯定会更勇敢".经过多次暗示,患儿一般就会逐渐接受打针的这项操作。

  1.2.2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依据配合度分为良、可、差3级。良:基本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可:经诱导、哄逗、安慰可进行治疗;差:经诱导、安慰无效,需强制进行治疗。依从性良好率=(良+可)/总例数×100%.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语言的沟通对儿童心理护理和临床治疗有很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应该加强对语言沟通技巧的练习,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的功底,增强自己语言应用的能力。在患儿入院时,向家长简单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和生活作息等,详细了解患儿在家中的生活习惯及爱好,根据掌握的情况制订护理计划,实施具体的护理方案。

  儿童病人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会主动地模仿成人之间的互动,成人间的言行举止、行为作风都对患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较小的儿童不能完全用语言与成人交谈,他们的情绪、生活需要、痛苦基本上都是通过表情、手势、哭闹来表达,医护人员不但要照顾好他们,还要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表达,满足他们的需要,缓解他们的痛苦。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医学道德,一心一意奉献到护理事业中,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个患儿,急患儿所急,痛患儿所痛,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此外,还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过硬的知识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等,以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说服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面对患儿时,态度要和蔼、动作要轻柔,创造适合儿童特点的环境和气氛。积极了解患儿的心理问题,不仅具备一般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更要具有儿科护士的特殊心理素质和护理道德,掌握丰富的学识,与他们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以取得他们的信赖,并不断与家长交换信息,全面了解患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适合患儿身心发展的护理措施。本研究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实施语言沟通技巧,患儿依从性明显提高,观察组患儿依从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应用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童病人心理护理中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沟通交流;技巧;优质护理;效果;临床价值

  护理人员是医疗服务行业行为主体之一,护患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护患矛盾日趋加剧[1]。有临床资料报道[2],约有70%医疗纠纷的发生根本原因在于医-护-患沟通不足密切相关。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和患者间信息和情感传递过程,是多种变量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导致护患双方在生理、情感、社会等方面发生转变的过程。自2010年卫生部于全国护理会议启动让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和“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良好的护患沟通在优质护理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本院加强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赢得患者的信任,便于更好的开展各项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笔者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29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25~60岁,平均36.58±5.24岁,干预组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25~58岁,平均37.05±6.3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均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入院后及时沟通交流,具体措施如下:

  1.2.1 转变理念

  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开展打破了常规功能制分工模式,护理人员要转变传统观念,应用整体护理程序,改变过往机械化流水操作法,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优质护理[4]。目前,护患关系日趋尖锐,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由此在优质护理过程中注重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常规被动护理,态度生硬,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简单回答,缺乏专业知识的全面了解,均会极大程度影响沟通交流的效果,故在日常护理中要加强对沟通技巧的培训,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期间全程良好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5]。

  1.2.2 形象沟通

  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主动积极沟通,整洁仪表、面带微笑、礼貌用语,给予患者良好的首次印象,缩短护患距离;沉着冷静、步伐轻盈、动作敏捷,给患者安全感及信任感。

  1.2.3 语言沟通

  护患交谈是护患沟通最直接简便的方式,也是了解患者整体情况最直接的方法。在交谈中使用敬语让患者感到被尊重,亲切、和蔼的态度、微笑式交谈给予患者家的温馨感;在了解病情、询问病史、健康指导过程中,语言表达在符合伦理学道德原则和规范基础上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性和谨慎性语言,让患者更易接受。交流过程中无需强调一次交流解决所有问题,将沟通交流融入日常工作中,时时沟通、处处沟通[7],动态掌握患者的全身状况。

  1.2.4 护理操作沟通

  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确保良好沟通的前提条件,由此,要加强护理人员内“质”的培训,不断学习,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和整体修养,在操作中有条不紊开展各项工作,和患者有效地沟通,全面系统的介绍此项操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赢得患者的信赖,积极配合,严格遵守各项注意事项,达到沟通的最终目的[8]。

  1.2.5 书面沟通

  书面沟通是护患沟通过程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详细完善的健康教育知识读物挂于每个病房,方便患者及家属随时阅读了解,详细的入院介绍能加深其对医院和病区的熟悉度。另外,每个科室要做好重要疾病病因、发展、治疗、预防等方面健康知识的宣传,可采用海报、健康手册、录像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9]。另外,每月工休座谈会也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设立意见本,让患者及家属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建议,让护患关系更为密切,每月调查护理满意度,了解此阶段护理质量水平。完善出院指导,个性化制定保健预防的注意事项[10]。

  1.3 观察项目

  统计分析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使用《沟通交流满意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交流沟通满意度,主要包括沟通融洽性、知晓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投诉率、患者满意度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 P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58份问卷,回收58份,回收率100.00%,有效问卷58份,有效问卷率100.00%。干预组沟通融洽性、知晓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对交流沟通满意情况对比分析[n(%)]

  3 讨论

  优质护理的开展,护患沟通交流极其重要,其能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健康知识或信息,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服务,同时也是密切护患关系,增进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的需要[11]。

  有效地交流沟通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及随访全程的沟通,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交流方式,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针对性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赢得患者的信任,主动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优质护理计划的顺利实施,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2]。表1数据显示,通过有技巧的护患沟通,患者在沟通融洽性、知晓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方面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沟通方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开展过程中要重视沟通交流,注重沟通技巧,达到降低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秋菊,路伟,杨金花等.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2):233.

  [2] 晏萌.浅谈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2,10(8):176.

  [3] 莫港英.护患沟通技巧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1(35):62-63.

  [4] 梅静.护患沟通竞赛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实施与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109-110.

  [5] 吴永丽,安秀珍.护患沟通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5(28):245-245,241.

  [6] 米丽,高慧.沟通技巧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C]https://www.1mishu.com/haowen//2013年国际护士节护理大会论文集.2013:372-372.

  [7] 黄姗英.护患沟通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17(3):167-168.

  [8] 吴丽丽.有效沟通在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作用[J].黑龙江医学,2013,37(3):205-206.

  [9] 王盈霞,贺艳霞.医护患有效沟通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1):340-341.

  [10] 徐燕武.临床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与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2):1952-1953.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护理人员; 多途径; 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0-0120-03

  doi:10.14033/ki.cfmr.2015.20.06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与需求日益增长,新时期医疗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转换护理观念,增强护理服务意识及其自觉性,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握护患沟通的技巧,拥有精湛的护理操作技能,这也为建造和谐温馨的普外科护患关系创造了条件[1]。2009年1月-201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开展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树立服务意识,进行深入沟通等对83例患者实施强化护患关系沟通,患者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自2009年1月-2012年9月接收的

  16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每组83例。观察组男45例,女38例;年龄38~75岁,平均(53.5±3.6)岁。对照组男43例,女40例;年龄37~76岁,平均(54.3±3.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其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在围术期,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包含入院介绍、术前指导、术中护理及其术后护理观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住院期间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全方位的实施护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4.8±1.5)d,无切口感染现象;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6.1±1.8)d,其中3例患者切口发生感染,伴有不同程度的红肿压痛、发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沟通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法,还是一门艺术。在临床护理中巧妙应用多种有效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与社会文化等资料,全面护理,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可提升护理的质量,促使患者尽早康复[2]。普外科的多数患者需要实施手术,所以患者都具有惧怕疼痛、惧怕病症预后不好的心理,害怕手术中麻醉不安全,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不够彻底,失血严重;顾忌手术时会丧失有意义的器官;害怕给家人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也怕手术后伤口疼痛难忍以及术后发生一些并发症等。此时,往常所见到的或听到的关于手术中造成的不良情况一一浮现在脑海中,使患者更加处在焦虑与恐惧的心理状态[3]。

  3.1 入院时候的接待

  待患者办好住院手续至科室之后,护理人员必须以热情的态度认真接待,依据患者情况的轻重缓急,实施针对性的住院宣教,比如急性阑尾炎患者入院时,其疼痛剧烈,那么便不适合进行较为冗长的宣教,需马上通知医生,并同时与医生相互配合,作出应急处理,等病情好转稳定之后,根据医院的规章制度,详细耐心的进行有关内容的宣教。在对各项内容进行介绍时,话语需轻柔,语速需适中,态度需诚恳,有亲和力,耐心温和的回答患者与家属的疑问,对患者难忍痛苦的感觉表示理解与同情,不能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更重病痛的患者有的是”而冷淡麻木的对待。对于不是当天进行手术的患者,必须进行安全、环境、疾病等相关情况的一些说明,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主动与患者的主治医生沟通,确定进行手术的日期。护理人员更要依据患者所得病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手术方式等有关内容对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与各项指导,告诉患者必须做到呼吸道、肠道与等一些准备情况,从而可以使患者对自身患病情况与手术内容有所了解,让其可以系统的认识整个治疗过程,以调动患者积极配合的态度,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治疗过程中,增强患者赢得疾病的自信心,有助于更顺利的治疗。在进行以上内容沟通时需注意:(1)依据患者年龄、职业,恰当称呼患者,语气要亲切,注意礼貌。(2)真诚热情的介绍住院制度与医护人员,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3.2 住院期间的沟通

  住院期间的沟通包括:(1)常规沟通。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对其机体状态实施综合评估,介绍给患者和家属,听取其意见,保证治疗的顺利开展;(2)护理操作时的沟通。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多向患者介绍相关知识,使其明白操作目的与之后的注意事项;(3)特殊检查治疗时的沟通,围绕患者关心的内容进行沟通,实施交流,了解病情动态。若要做好以上三方面的沟通,必须掌握好以下两方面的沟通技巧。

  3.2.1 语言沟通 语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载体之一[4]。护理人员善用语言艺术,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顺利的进行治疗。

  3.2.1.1 得体的称谓 适合的称呼是沟通的起点,称呼得体可以留给患者较好的第一印象,为其后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的职业、身份或年龄等选择确切的称谓,切不可直呼姓名或以床号代替,多采用敬称并善用礼貌用语。

  3.2.1.2 表达需简洁清楚 语言表达要有逻辑,简洁明了,必须考虑患者能否理解与接受,多用通俗易懂的话语,防止术语连篇。

  3.2.1.3 讲究提问的方式 与患者交流,主要是开放性的谈话方式,禁止“审问”性提问。

  3.2.1.4 运用保护性的语言 禁止采用刺激性的语言,引发患者的不良情绪,影响病情。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不适宜直接告诉患者,以防止增加其恐惧感,应先与家属商量再定。

  3.2.1.5 不评价他人的诊疗 由于医疗条件和水平的不同,可发生同种疾病不同诊疗的情况,所以不可随意评论他人的诊疗,否则会造成患者的不信任。

  3.2.2 非语言沟通 这一沟通方式是指运用语气语调、体态、空间距离、动作等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曾有研究表明,仅仅语言交流只可完成7%的沟通目标,结合语气之后可将沟通的有效率提升至38%,再加用眼神交会,可完成沟通目标的55%。这充分说明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所以在和患者进行沟通时,除语言之外,应多结合肢体语言与表情语言,可强化沟通的效果。另外,微笑、目光对患者更是一种鼓励,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患者的恐惧,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5]。

  3.3 出院时指导

  在患者出院的时候,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及其家属回家后的注意事项,包括服药、饮食、休息等,要求其按期复查。在做以上这些工作的时候要需注意一定的技巧:(1)即将出院时,寻找时机切入需患者注意的话题;(2)运用合适的话语,从患者自身情况出发,给予患者早日康复的信心;(3)电话随访,给予适当的提醒,赢得患者的理解,促进其早日恢复。

  良好的沟通技巧是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护理人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本身对于患者也存在治疗的作用,可以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治疗的进行[6-9]。所以,沟通技巧对于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1)充分展示了新时期护患关系的特点,即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患者是护理工作的主体;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护患纠纷日益减少。(2)提高护士素质,树立良好护士形象,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有关人文科学知识,逐步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用来满足病患全方位的健康需求。(3)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充分被体现出来。多途径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实施,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的工作赢得了家属与社会的普遍认可,从而使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冉启琼,刘应梅.护患沟通技巧在普外科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15(6):154.

  [2]刘彩云.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9,49(46):84.

  [3]赵红.阑尾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262-263.

  [4]陆世翠,黄卫庆,余艳丽,等.浅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医患沟通技巧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3):161.

  [5]杨晓明.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0):124.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16篇

  随着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医疗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使更多的人能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所以到大医院就医的患者及住院患者不断增多,因此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之一的住院接诊室的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1 接诊室工作的重要性

  接诊室在医院的各系统中属于一个承上启下的科室,是患者从门诊到病房的必经之地。接诊护士的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包括一言一行、外表着装、精神面貌等都与医院的形象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直接相关,可以说,它是一个展现文明的窗口。

  2 提高接诊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人的素质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部门的兴旺发达,取决于全民的综合素质上[1]。入院接诊是全方位的工作,被形象地称为“连接社会与医院,门诊部与住院部,患者与病房之间的纽带”。一个好的接诊室护士,不但应有熟练的业务知识,还应具备和很强的协调能力。因此,接诊护士的外在形象,内在涵养和个人的综合素质在接诊工作与医院的建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2.1 现代接诊护士的形象要求 护士的标准形象是衣着整洁,态度和蔼,性格开朗,言语谦逊,精神饱满,步履轻盈,动作轻柔,思维敏捷。既温文尔雅,朴素大方,又意志坚定,临危不惧。护士的仪表,仪容是增强护患沟通的重要环节。一位面带微笑,着装整洁,庄重大方的护士会给患者及亲属一种亲切,温暖,自然与信任的感觉。

  2.2 接诊护士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要想做好接诊室的工作,护士就应不但要有熟练的业务,而且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因为,有些患者的病情难易预料,在接诊住院时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尤其是对一些重症患者或初到医院看病的患者,面对陌生的环境加上不懂医疗流程,往往手足无措,心烦意乱。此时,接诊护士首先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优化患者服务流程,注意区分轻重缓急。除了给以必要的人文关怀外,还应随时发现情况,及时准确处理,操作要熟练,动作要轻柔,判断要准确。及时与医生联系,用平车将患者送到所属科室,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患者。

  3 尊重患者并了解患者心理要求

  当一个人患病时,不但要忍受疾病的痛苦还要承受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尤其是一些恶性病和重症患者,他们特别需要亲人的关心和慰藉。因此,作为一名接诊护士,要有一颗爱心,用友善的态度去理解患者,学会换位思考,给他们以应有的尊重,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多方位地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样可以减少患者对医院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新形势下接诊工作所面临的新的工作内容。

  4 掌握沟通技巧

  沟通首先就是语言的交流,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诚恳体贴的语言能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接诊呼市应培养良好的语言休养,提高交流技巧[2]。在住院患者中,每个人的文化程度及性格都有很大不同,有些人特别容易急躁,尤其是大医院,每天都需要排队,等待时间较长,这样有些患者及陪人就容易和接诊护士发生争执,此时如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患矛盾。因此,接诊护士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得到患者及陪人的充分理解,在理解中化解矛盾。事实证明,许多矛盾,如果多做解释工作,事先沟通,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就需要接诊护士要爱岗敬业,不断学习,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进取,为护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17篇

  【关键词】门诊护士;患者;沟通技巧

  在2006年到门诊工作并担任护士长三年多来的工作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做好与病人的沟通至关重要,一方面有利于对外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有利于缓解和化解医护工作中的矛盾,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可忽视的。笔者粗浅认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做好与病人的沟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门诊护理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语言沟通能力

  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门诊护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每天都会与众多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地位、文化素养的病人打交道,因此,要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尤为重要。

  1.1 语言表达要规范:护士与病人交谈时,应选用规范的语言,如讲普通话,有时为了增加亲切感,病人听不懂普通话时,可使用与病人相同或相近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病人沟通。交谈时用词应做到准确、朴实、口语化,忌用医学术语或医护常用的省略语,同时还要注意吐字清晰,表达准确,声音适度,语速适宜,使病人容易听清,容易理解,乐于接受。

  1.2 交谈要讲究艺术:在护患交谈中,护理工作者应根据患者病情、精神状态等不同情况,注意使用解释疏导性语言、安慰鼓励性语言、关心爱护性语言、劝说暗示性语言、商讨征求性语言等。

  1.3 遵循语言使用原则:护患交谈中应注意遵循语言使用的原则,要以体现和维护病人利益为前提,态度和蔼,尊重病人,对影响病人身心健康的语言、不利于病人治疗的语言应避免向病人表达。

  2 沟通前的准备

  2.1 护理工作者要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当第一眼看到病人时,对病人一般情况能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如年龄、职业、精神状况、病情轻重缓急等,给予病人恰当而亲切的称呼,结合病人主诉,快捷、准确分诊。

  2.2 面带微笑,主动迎接病人:微笑是最好的语言,以微笑待人,是人际交往中解决生疏紧张的第一要素,可消除病人陌生感,建立护患信任感。病人常说:“从护士的微笑中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沟通的先决条件,也是护士良好修养的表现,在交往的过程中,护士应具有易被接受的亲切感。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仪容、仪表、服饰、精神状态等外在形象至关重要,在接待病人时,要以愉快、积极的情绪感染病人,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

  3 沟通时注意事项

  3.1 沟通时距离要适当:护患沟通双方相距在1m为宜,过近会给病人造成压力,过远显得不够关心,对急诊、病重病人需要采用亲密距离(0.5m以内)并主动搀扶。

  3.2 沟通时注意力要集中:护患沟通时注意倾听,不要忙于打断病人主述,观察病人病情,综合病人主诉,给予病人满意解释及指导。无论患者咨询什么都要做到百问不烦,耐心解答,准确指引就诊,如有自己回答不全者,找专家答疑,禁忌说不知道。

  3.3 沟通时语言要优美:语言是一门心灵的艺术,具有无穷的魅力,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更是一种护理的手段。当一个人带着病痛来门诊时,常常处于一种陌生、恐惧、抑郁、孤独、焦虑、痛苦、期望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对护理人员的每一句话患者是洗耳恭听的。因为语言可以给患者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以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绝望,语言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说话的语调不同,反映的情绪就不同,如果语调过高而急会让病人感觉出你的不耐烦或急躁,由此产生恐惧和不安等对治疗不利的心理。如果声调舒缓平和,就会被理解为乐意帮助,所以对病人要将心比心,讲话时注意语音、语调、速度以及流畅性,用优美、关切的语言,给病人以温暖、安慰和鼓励,解除病人心理负担及不良的心理刺激,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促其早日康复。

  3.4 沟通时态度要诚恳:对病人要有关切同情之心,尊重病人的人格和隐私,始终顾及到病人的内心感受,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使病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

  4 注意非语言信息的作用

  非语言交往又叫态势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时,通过仪表、姿态、神情、动作等来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交流工具。人与人的交往约有65%是运用非语言的交流完成的,善用非语言符号,能够强化语言交往的效果,门诊护理工作者工作中可以通过正确的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的姿势和运动、强调语气的正确运用,以及对儿童、老人、重病人必要的触摸,体现对病人的关怀,融洽护患关系。

  4.1 微笑:护理工作者的微笑是无价之宝,它给病人带来莫大的安慰,使病人对医院产生了亲切感,驱逐了陌生感。但表现微笑时要注意环境、场合和时间,比如:抢救病人时护士表情应严肃认真,否则,患者及其亲人会觉得你没有同情心,对你产生反感,乃至产生医患矛盾。

  4.2 肢体语言:护理工作者的肢体语言也很重要,如给病人指引方向时,配以手势,使病人更明白。护士的行为得体、举止大方、端正、有朝气,可使病人产生愉快安全的感觉,消除对新环境的恐惧感,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4.3 其他:非语言沟通技巧也能缩短护理者与病人之间交流的距离,有利于感情沟通。其中接触就是非语言沟通的一种,比如对儿童病人的搂抱、对年老者的搀扶等,可使病人产生良好心理效果和治疗效果;抚摸悲痛或紧张的病人可使其安静,精神放松。

  5 讨论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18篇

  关键词:护士长;护士;护理缺陷;护理差错

  目前大多数医院选拔年轻护士担任护士长,但年轻护士长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较高年资护士欠缺,由于国家政策因素,大多数年轻护士长为非在编人员。高年资护士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较年轻护士丰富,职称较高,一般具有正式编制,但高年资护士在工作中由于某些原因也会出现护理缺陷、差错,在工作中出现护理缺陷、差错就必须纠正,如果纠正高年资护士在工作中出现的护理缺陷、差错不采取一定的技巧,采用粗暴的方法加以批评、指正,可能导致年轻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互相之间的语言摩擦和冲突,可能造成更多的护理缺陷、差错发生,对患者的医疗安全构成威胁。甚至导致高年资护士出现被迫离职、要求调换科室、患有精神疾病、自杀现象的发生[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赵护士长在护理缺陷、差错中的不同沟通方法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时间段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赵护士从2012年1月1日至今担任护士长,年龄28岁,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赵护士长对高年资护士出现的护理缺陷、差错直接进行批评。实验组为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赵护士长改进和高年资护士关于护理缺陷、差错的沟通技巧,把2012年的原有方法和2013年的现有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两组护理差错的原因、护理缺陷等完全知情,差错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采用传统方法对在工作中出现护理缺陷、差错的高年资护士直接进行批评,让护士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引以为戒。

  实验组(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采用委托其他护士(此护士和高年资护士个人关系较密切)和在工作中出现护理缺陷、差错的高年资护士进行沟通,帮助高年资护士寻找护理缺陷、差错的根本原因、提出改善避免护理缺陷、差错的措施,并定期对护士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并加强护士的责任感,让护士能够由过去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不同时间段护理过程中缺陷、不足等相关资料进行SPSS16软件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将得到数据通过t方法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采用n表示,并进行χ2检查,实验结果P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能够使年轻护士长和在工作中出现护理缺陷、差错的高年资护士未发生语言摩擦和冲突,经解决问题后半年内未发生护理缺陷、差错;年轻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工作关系良好,2012年和2013年和高年资护士关于沟通护理缺陷、差错的情况分析差异显著(P

  3 讨论

  3.1原有解决方法弊端

  3.1.1紧张的工作关系不利于双方工作的开展 如果采用原有方法来解决高年资护士在工作中出现护理缺陷、差错的方法,很容易使年轻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之间发生语言冲突,从而使双方关系紧张,而不利于双方的护理工作的开展,而高年资护士有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娴熟的护理技术;与患者有着良好的沟通技巧,高年资护士离职将是医院的一大损失[3]。

  3.1.2工作压力能够造成护士长、护士身体和心理双重反应 如果采用原有方法来解决高年资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方法,很容易使年轻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之间发生语言冲突,从而使双方关系紧张,从而导致工作压力增加[4]。

  3.2现有方法优势

  3.2.1和高年资护士关系密切的护士能够了解高年资护士发生差错的根本原因 年轻护士发生护理缺陷、差错一般是由于医学知识不够丰富、临床经验不足而导致的差错,高年资护士在工作中所出现的护理缺陷、差错一般是由于个人家庭问题如夫妻关系紧张等导致的心理问题而在工作中出现分心状态所导致的,找出个人家庭问题的根本原因,帮助高年资护士解决个人家庭问题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使高年资护士无忧无虑的从事护理工作[5]。

  3.2.2现有解决方法能够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现有解决方法能够让护士愿意暴露更多的问题,前瞻性的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现有解决方法中通过和高年资护士沟通交流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提高护士自身专业技能,规范自己护理过程中的基本操作,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对护理缺陷、差错解决后6个月内未发生护理缺陷、差错,且护患关系良好,2012年和2013年和高年资护士关于沟通护理缺陷、差错的情况分析差异显著(P

  综上述,护理缺陷和差错发生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委托其他护士(此护士和高年资护士个人关系较密切)和在工作中出现护理缺陷、差错的高年资护士进行沟通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赵晓梅,张秀英,相锋.我国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10,27(8):1236-1238.

  [2]李敏,徐玲芬,陈苏红,等.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评价[J].护理杂,2011,28(5):55-57.

  [3]汪晖,朱娟,徐蓉,等.护士对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差错管理方式认知与态度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17):45-47.

  [4]方梦晖,杨凤芹.血透护理中诱发护患纠纷常见原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15):79-80.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19篇

  【关键词】 儿科;家属;心理特点;沟通技巧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由于患儿语言表达、意识、行为等方面尚未发育成熟,他们的意愿常需其家属代为表达,因此与危重患儿家属良好的沟通,能促进护患间的理解与支持,使医患更好地合作,有利于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患儿家属心理分析

  1.1 心理稳定型 这类型家属有知识、有修养、处事大方,能配合医生和护士正确地进行治疗与护理。

  1.2 心理不稳定型 这类型家属又分为五个类型:①疑虑、担心型这类家属常常表现为反复多次向医护人员询问病情,担心诊断不明确,用药不准;担心一些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会对患儿产生伤害,甚至疑心护士把药配错;②焦虑、忧郁型这类家属对医疗常识知之甚少,对医院的规定及程序不理解,对疾病认识不足。加之患儿病情急、变化快、病情反复、诊断不明确,且住院时间过长,产生悲伤、忧郁;③急躁型这类家属平时对患儿疼爱有加,孩子生病比自己生病都要急躁紧张,他们要求医生药到病除,护士穿刺操作一针见血,孩子的不适与哭吵不安,使家长心情急燥,对医务人员的检查和治疗缺乏耐心,甚至态度生硬,易与医务人员发生冲突;④矛盾型儿科病房大多是一个患儿多个陪护,他们在对医疗方案上意见不统一,甚至在病房为患儿生病的原因互相埋怨、指责;⑤冷漠、灰心型这类家属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且患儿病情危重,预后不好,或患不治之症,使家属失去信心,导致自卑、抑郁、少言寡语,有时对医护人员建议和要求无动于衷,甚至产生弃婴的念头。

  2 沟通与沟通技巧

  2.1 沟通

  2.1.1 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及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沟通的纽带,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必须补充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提高护士认知患儿及家属的需求能力;学会因人而异,正确理解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与患儿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充分了解患儿的病情进展、检查结果回报及治疗方案;对家属提出的疑问能及时给予合理解释,从而取得患儿家属信任。

  2.1.2 用过硬的技术,作为沟通的基础,护理技术是一切沟通的基础,没有过硬的技术,一切沟通都是枉然,而护理技术让家属感受最深、最直观的是静脉穿刺,能否“一针见血”常被家属作为衡量护士技术的重要标准。

  2.2 沟通技巧

  2.2.1 对“疑虑、担心型”患儿家属 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并向家属介绍医院情况,住院须知、规章制度,询问患儿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时常亲切地唤其乳名,尽量密切接触,多抚摸微笑,这样可根据患儿的特点进行身心护理,同时使家属体会到医护人员对患儿的关心、负责使之放心,增强其责任感。在平日探视时间以娴熟的技术操作,以良好的服务态度,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家属对护士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

  2.2.2 对“焦虑、忧郁型”患儿家属 深入病房,观察他们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进行交心。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病程的发展过程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使他们心里有数,正确对待病情变化,及时诱导,加深理解,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情绪参与或配合医护工作。

  2.2.3 对“急躁型”患儿家属的抱怨和迁怒 采取宽容与谅解的态度,同情和理解他们的处境。介绍医院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医疗设备,充分利用现身说法,以同病治愈,好转的典型病例,耐心诚恳说服家属,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

  2.2.4 对“矛盾型”患儿家属 首先平衡他们的矛盾,劝慰他们不要互相指责,谁都不会希望自己孩子生病,争吵只会影响双方的感情,甚至影响患儿的情绪,尤其是年龄大,懂事的孩子生病,会增加患儿的恐惧和心理负担。同时向家属介绍治疗方案的必要性,取得统一的意见,争取时间。

  2.2.5 对“冷漠、灰心型”患儿家属 表示同情他们的处境,尽力用良好的语言开导、安慰,注意情感的流露、语气温和。如病情恶化,最好同医生一道给患儿家属做工作,语言谨慎严密,再三表示医护人员会尽最大的努力。对于弃婴念头的家长,医护人员应耐心安抚,加倍关心他们的孩子,并将对患儿抢救的有利条件告诉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唤起家属的责任感与义务感。

  3 讨论

  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及患者的来源。它反映医院管理水平,是医院整体素质的一个缩影。不仅要搞好医疗质量,还要经常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满足其需求。在专科儿童医院,由于各类家属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的不同,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掌握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的技巧,及时了解家属的心理需求,做好与家属的沟通,以保证医疗救护的实施及患儿在医院就医时得到良好的服务。

  通过调查表明,与家属是否能有效地沟通,对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进行良好地沟通后,患儿家属稳定了情绪,理解了医护的工作,对护理各项工作的满意度由88%提升至96%,投诉率由1.40%下降至0.38%,大大降低了投诉率。

  参 考 文 献

  [1] 周正红.危重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分析与交流技巧.护理学进展,2001,2(1):116-120.

  护理沟通的技巧范文第20篇

  我科2006年2~12月对8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的同时,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随机选择我院2006年2~12月确诊的新入院恶性肿瘤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18~65岁,平均45.6岁。病种:肺癌19例,胃癌11例,乳腺癌8例,淋巴瘤18例,肠癌10例,其他14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恶性肿瘤;(2)年龄:18~65岁;(3)具有小学或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家族史或个人史;(2)有脑部疾病史及智能障碍;(3)有药物或酒精依赖史。将符合上述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心护组)和对照组。心护组40例,其中肺癌11例,胃癌5例,乳腺癌5例,淋巴瘤8例,肠癌6例,其他5例。初中以下文化22例,初中以上18例。对照组40例,其中肺癌8例,胃癌6例,乳腺癌3例,淋巴瘤10例,肠癌4例,其他9例,初中以下20例,初中以上20例。两组病种、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 05)。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各1份。对照组只接受化疗和疾病护理,心护组除接受以上护理外,还在化疗前、化疗期间及化疗后接受以下心理护理措施:(1)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以耐心、热情、精湛熟练的医护质量使患者获取信任与安全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个别心理治疗:以科学负责任的态度耐心、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为患者解决实际存在的困难,针对不同不良心理因素进行心理干预及认知治疗,建立健康合理的信念。(3)患者互助治疗:组织不同时期的患者进行交流及谈心,相互倾诉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及体会,从化疗后长期生存的患者身上看到希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勇气。(4)家庭及社会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患者家属及朋友进行肿瘤知识讲解,指导他们在各方面关心、支持、帮助患者,给以温暖及勇气。

  1.3统计方法:所有资料输入SPSS 10.0统计包,数量资料用t检验,分级构成比资料用χ2 检验。

  2结果(见表1)

  3护理体会

  3.1化疗实施前的护患沟通:化疗前对于了解患者情绪是否稳定及采取相应措施十分重要。首先向患者讲解化疗的实际过程,以及有关化疗时的各种主观真实感受、患者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医护人员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并详细介绍有关化疗的细节,消除患者某些错误观念或不切实际的想法。有的人提起“化疗”二字,就会条件反射地产生一种惧怕心理,怕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告诉患者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化疗药正在向“高效低毒”的方向发展,使得化疗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而化疗效果最好。而且这些不良反应是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的,即使有轻微的反应,在停止化疗后也会很快恢复。另外还应矫正自我失败的消极思维,建立对抗患者消极思维的认知,例如通过康复患者的示范作用,建立“癌症并不是绝症,只要治疗得当,精神不垮,加强自我锻炼,是可以战胜的”的认知。要用积极的言语代替消极的言语,但并不改变谈话的真正目的,从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同时,可将患者的病情与其他情况更严重的患者进行比较,使之较为积极地评价自己的病情。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许多时候,患者家属可以提供患者不能或不愿提供的信息,并且相对处于更为冷静和理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患者家属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向患者家属发放一些科普读物或由主管护士对家属进行有关化疗知识的讲解。

  3.2化疗期间的护患沟通:患者在化疗期间既要遭受肿瘤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及痛苦,还要忍受因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脱发、恶心呕吐、疲劳乏力、厌食、障碍等。医务人员应该积极处理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细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听取患者的内心需求,帮助患者克服化疗不良反应所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及不良情绪。告知患者及家属,化疗过程中如有恶心、呕吐、耳鸣、心慌、神疲、乏力、出血、脱发等反应,或穿刺部位有肿胀疼痛时及时与医生、护士联系,护士也应经常巡视病房给予相应的护理。化疗患者抵抗力降低,要预防感染,保持个人、环境清洁,注意饮食卫生,多饮水以加速毒素的排出。

  3.3化疗结束后的护患沟通

  3.3.1防止盲目乐观心理: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在经过几个月反复不断的痛苦化疗后,常错误地认为化疗结束意味着疾病已经治愈,已进入正常健康状态。此时患者及家属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从而易出现松懈麻痹、不遵医嘱、放纵自己等情况。此时,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肿瘤的治疗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努力,并配合医生进行定期复查,以防肿瘤复发,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避免各种不良嗜好。

  3.3.2克服焦虑情绪:有些患者在化疗结束前可出现反常的焦虑情绪,怀疑治疗的有效性及疗效能维持多长时间。患者总有既希望尽快结束化疗,又担心停止化疗可有使肿瘤得不到控制或复发的矛盾的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提前让患者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与患者共同讨论治疗时间的长短、治疗计划的安排及化疗结束后的生活安排,让患者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解自身所具有的恢复健康的各种有利因素,为家庭康复治疗及重新踏上社会工作做好准备。

  4讨论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